端午節一到,家人歡聚當然少不了吃粽子、划龍舟、戴香包等時節活動,這些習俗,其實蘊含了古人順應天地的養生智慧,主要目的是要健康地度過夏日。

 

習俗中最普遍的「吃粽子」,因糯米具有益氣健脾的作用,其實是能清熱除煩的。但吃多了糯米粽子也易造成消化不良,建議,平日中醫腸胃穴道保健,可多按壓肚臍周圍的五俞穴與胃經穴道,以增加經絡氣機舒暢。

 

另外端午時節氣候變得既潮濕又悶熱,是一年中陽氣至盛的​​時段,易造成中暑,也易讓身體免疫力低下、過度疲勞等都有可能導致人體生理氣血運行不順,容易煩躁憂鬱、心悸胸悶。情緒的變化,會影響臟腑的功能,亦可導致精神疾患,如喜傷心、怒傷肝、憂傷脾。因此,端午時節要加強肝脾的防護保養,特別是中老年人群和慢性病患者。

 

  至於「喝午時水」,一方面是提醒大家夏天多喝水、補充水份;另一方面是提醒民眾在中午過後才可以開始游泳戲水,避免讓寒濕侵入人體、造成風濕。

 

端午另一習俗,為夏令驅蟲、辟邪的民俗傳承:就是掛艾草、菖蒲、榕樹,其實這些都是老祖宗的智慧。

 艾草:對於容易失眠的人來說,艾草特殊的氣味還具有安神、鎮靜等附加作用,可以紓解身心的疲憊與鬆弛緊張的心緒;因此,趁著艾草的盛產期,不妨多剪取一些,充分曬乾後或製成香袋置於床頭,或直接用作床墊與枕頭的底襯,對於安眠很有幫助。

 菖蒲:新鮮的菖蒲全草還可以直接丟入熱水中泡成浴湯,用來淋浴與浸泡身體,其內含的芳香揮發性精油成分,除了可以有效地清潔、保養與美容皮膚外,還具有安神、醒腦、驅蚊蟲等的功用,對於端午的消暑頗有效果;而根莖的鮮品搗爛外敷,尚可有效治療癰疽、疥癬等皮膚病症。

 榕樹:榕樹的氣根具有袪風、清熱、活血散瘀、解毒、消腫、止痛、殺蟲等功效,是治療流行性感冒、百日咳、扁桃腺炎、風濕關節痛、疝氣、血淋、痔瘡、跌打損傷等等的常用處方之一;外用還可以治療濕疹、陰癢、神經性皮炎等。榕樹葉則具有活血、散瘀、解熱、理濕等效能,主治婦女閉經、跌打損傷、慢性氣管炎、目赤、牙痛、腸炎、菌痢等等。民間青草藥方面,更經常收取榕樹的乳汁調和適量的醋以外用,對於唇疔、牛皮癬等有不錯的療效。

 

所以,在已知的傳統習俗裡,端午節的晚上,浸泡混合著艾草、菖蒲、榕樹的湯浴,不止是享受教人消除疲勞的香郁,還具有全身消暑、清潔的意味呢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angsh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