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春堂中醫診所門診時間   

  診所痞客邦

自109.09.18起

晚上門診時間更改為19:00~21:15
週一 楊協鑫醫師門診時間為 下午15:00~17:00 (特約門診)

國定假日是否休診,將公告於FB:大里回春堂中醫診所 (如適逢星期日一樣休診)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 服務電話:04-24851492

yangsh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

補腦增強記憶力 枸杞菊花有妙用

  更新日期:2010/03/31 13:39 中時健康楊格非/台北報導

時序到了四月,又開始一連串考試,不少家長關心子女的身體,希望透過日常生活中的食補,讓孩子補腦醒腦,念起書來,事半功倍拿高分。中醫師建議,紅棗、枸杞、菊花、麥門冬等中藥材都不錯,沖泡熱水飲用後可補充腦力。林口長庚醫院中醫內科主治醫師林胤谷指出,生活作息一定要規律正常、睡眠充足,這樣分析及記憶能力才會提升,千萬不要熬夜。有些人喜歡晚上熬夜唸書,但長期熬夜,對身體不好,且容易口乾舌燥。在飲食方面,準備大考的學生們最好以清淡食材為主,不要食用過鹹或是太躁熱的食物,也應該避免飲用含糖份太高的飲料。否則容易分心且心浮氣躁,影響讀書情緒。

事實上,只要透過一些簡單中藥材,就可以達到不錯的補腦效果。例如,菊花、紅棗、枸杞、西洋蔘、蔘鬚以及麥門冬等中草藥,在熱水沖泡後,可以變成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飲品。

至於桂圓(龍眼乾),林胤谷則認為不見得適合每一個人吃。古書記載,桂圓具有安神補腦的作用,所以,有人為了準備考試,每天固定吃八至十顆。不過,體質虛寒的人吃多了桂圓,則不見得是好事。

不過,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中醫科主任蔡德豐則認為,一般考生都應該可以多喝桂圓茶,用熱水沖泡十分鐘,味道甜甜的,藉此增強體力,補腦定神。

林胤谷強調,上述中藥才可以單用,也可以並用,就看個人的習慣。有人習慣在茶杯中放三五顆紅棗,或是丟一小把的枸杞,喝起來有一點點甜味,且不會膩,熱量又低,比外面販售的七百CC飲料還要好。

唸書準備考試,也要運動!林胤谷指出,即使坐在書桌前面,安靜地看書,也需要很好的體力。最好每天固定運動二十至三十分鐘,打球、跑步都可以,只要讓身體流汗,就能達到舒緩的效果。

yangsh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端午節一到,家人歡聚當然少不了吃粽子、划龍舟、戴香包等時節活動,這些習俗,其實蘊含了古人順應天地的養生智慧,主要目的是要健康地度過夏日。

 

習俗中最普遍的「吃粽子」,因糯米具有益氣健脾的作用,其實是能清熱除煩的。但吃多了糯米粽子也易造成消化不良,建議,平日中醫腸胃穴道保健,可多按壓肚臍周圍的五俞穴與胃經穴道,以增加經絡氣機舒暢。

 

另外端午時節氣候變得既潮濕又悶熱,是一年中陽氣至盛的​​時段,易造成中暑,也易讓身體免疫力低下、過度疲勞等都有可能導致人體生理氣血運行不順,容易煩躁憂鬱、心悸胸悶。情緒的變化,會影響臟腑的功能,亦可導致精神疾患,如喜傷心、怒傷肝、憂傷脾。因此,端午時節要加強肝脾的防護保養,特別是中老年人群和慢性病患者。

 

  至於「喝午時水」,一方面是提醒大家夏天多喝水、補充水份;另一方面是提醒民眾在中午過後才可以開始游泳戲水,避免讓寒濕侵入人體、造成風濕。

 

yangsh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之一,在傳統就是掃墓祭祖,清明一到,氣溫升高,雨量增多,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。中醫認為,春季是機體生長的重要時期,清明時節春遊踏青必將助陽氣生髮,順應肝臟升發、條達之性,改善機體的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,增強心肺功能,幫助人們去除體內積滯,調節中樞神經系統,使筋骨變得更加靈健。

 

中醫養生重在清明節

  中醫認為人應四時,春季萬物生長,機體也是如此。從中醫來說,吐納調息法對人體陽氣有益。程顥有詩云,[況是清明好天氣,不妨遊衍莫忘歸]。因此,建議大家穿著寬鬆衣服多到空氣清新之處,比如公園、廣場、樹林、山坡等地慢走、打拳、做操,盡量多活動,使陽氣增長有路。

  

飲食注意~病從口入~

  清明節又稱寒食節,有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禁火吃冷食的習慣。不過,有些人是不適合吃冷食的,在這時節,凡是耗損或阻礙陽氣的情況都應該避免。

人們春季的食慾通常比較好,不過要注意飲食適度,保護脾胃的正常功能,尤為注意“病從口入”。清明前後,也不妨喝一些菊花茶。中醫認為,菊花能疏風清熱,有平肝、預防感冒、降低血壓等作用。但菊花茶喝多也會傷肝,因此要適量飲用。

yangsh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立冬進補 溫養體質補出健康

 

「立冬」,習俗中是進補日,根據中醫「天人相應之理」,藉進補恢復元氣,溫養五臟,抵禦寒冬和預防疾病,不過中醫師提醒「補」應針對個人體質不足的部分補強,所以一定要根據體質,才能補出健康,不適合盲目進補。立冬進補要吃對補,否則反而有害健康。

中醫師楊協鑫說,進補的藥材,分成補氣、補血、補腎等類,對症調理,補氣藥材可增強免疫、肺氣,若應用不當,會引起胸悶腹脹、食慾減退等症,另外像是罹患感冒、急性腸胃炎、腹瀉時,都不適合吃補。

常見的羊肉爐、薑母鴨、藥燉排骨、麻油雞、燒酒雞等,有助血液循環,改善手腳冰冷,卻非人人都適合,像體質偏燥熱,如果吃多了羊肉、薑母,會口乾舌燥、便秘,甚至流鼻血;體質過虛,因為「虛不受補」,不宜大補,另外小孩子吃進補藥膳,份量也得減半。

健康的人是不需要特別進補的,若要吃補,必須注意有些人是不合適的,例如生長發育旺盛的兒童,陽氣盛,內分泌系統及免疫系統未完全成熟,不適當的服用補藥,容易造成傷害。

有發炎症狀者、生理期婦女、孕婦、慢性病患者等,也都儘量不要吃補,以避免對身體產生太大的負荷。

台灣民眾應修正立冬進補的觀念,也就是以調整腸胃機能為主,把握肉少、鹽少、量少3原則,身體負擔減少,自然吃的健康唷。

yangsh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全台高溫持續,超過35度的高溫,讓人熱到中暑,輕微的中暑,民眾習慣刮痧緩解身體不適;不過,中醫師提醒民眾,體質虛弱、疲勞、皮膚有傷口、扭傷、過敏、酒醉者,甚至是孕婦的腰腹部,都不適合刮痧。女性在每個月的生理期間,也要避免刮下腹部。

依照中醫的理論,夏季是人體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,人體皮膚毛孔張開使汗液排出,調節體溫,才能適應暑熱的溫度,此時,若人體體溫調節適應不過來,就很容易發生中暑。

中暑症狀輕重,依體質有差異,輕度中暑,可以透過刮痧的物理原理緩解不適,民眾可用刮痧板,在皮膚塗上水、嬰兒油、萬金油或清涼膏等,輕輕由脖子順著肩膀側刮,或由上往下同一個方向刮,不需用力刮避免傷及皮膚表面。

但若正在刮痧或剛刮完痧就進冷氣房,反而容易受寒而頭痛、全身痠痛。所以刮完應待在一般室溫通風處 1 ~ 2 小時,或搭配清熱解暑藥物使用,才能真正緩解痠痛、頭痛症狀。

 

「刮痧」必知

中暑的人,只要輕輕刮幾下,頭昏、頭痛、胸悶症狀馬上不見,而且身上很快就刮出一大片紅紅紫紫的瘀斑,這些看來嚇人的斑痕,中醫師稱為「出痧」。

.什麼是痧

yangsh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依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出,從運動種類來看,健走、騎單車分占男女運動的前二名,男性偏好騎單車、慢跑、籃球等劇烈運動;女性偏好快走、體操、瑜伽、有氧運動、跳舞及甩手等輕便活動,常言道:「老化從腿開始。」因此鍛鍊雙腿肌肉是預防體力衰退的最佳方法,健走就是最理想、效果最大的運動。

走路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,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,不需花錢,是全世界公認最方便、最大眾化、最容易養成的健身運動,透過和緩而漸進的運動方式,除了能舒緩平日工作緊繃的肌肉及神經之外,還能促進血液循環,消耗身體多餘的熱量,走路三十分鐘可以消耗約一百大卡的熱量。其實也可以用分段累積運動量,效果與一次做完一樣,但每次至少要連續十分鐘。例如每天應至少運動三十分鐘,就可以拆成每次十五分鐘完成;或是每次至少運動十分鐘,分三次完成。

健走可以稱作是「最完美的運動」,它可以自然的融入生活當中,鼓勵社區內扶老攜幼共同使用一些健走步道,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!

健走除了可強化下肢外,還有益腦、肺、心臟、腸及骨等重要部位;此外,更可預防心臟病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骨質疏鬆、動脈硬化及脂肪肝等疾病,只要大家善用天生的兩條腿,勤走路,就能走出健康,推廣「大手牽小手健康齊步走,健康有保固」的健走運動觀念,讓市民遠離慢性疾病、減少醫療資源支出及社會成本的付出,共同營造社區健康。

           回春堂中醫診所~關心您的健康~


yangsh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女性經期不宜做的12件事
  
現在的女人即便在月經期間,做任何事情都是一種毫無禁忌,殊不知些這些事情正危害女人月經來潮
的健康狀態!

一、不宜性生活:
月經期宮內膜脫落宮腔,表面形成創面,容易將細菌帶入逆進入子宮從而引起宮腔內感染發生附件炎
、盆腔炎。

二、不宜多吃鹽:
吃鹽過多。會使體內鹽分和水分貯量增多,月經來潮前夕會發生頭痛、激動和易怒等症狀應來潮
前10天開始吃低鹽食物。

yangsh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現在的人一生活個70~80歲不算困難

當然感染上大大小小的疾病也在所難免

除了利用運動增加抵抗力,定時做身體健康檢查來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外

飲食的搭配也很重要

你生病時~吃對了嗎?

 

【10種疾病的飲食禁忌】

1、上火者忌橘子

yangsh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 立冬是冬季節氣開始,俗稱「立冬補冬,補嘴空」,是傳統進補的好時機,根據中醫「天人相應之理」,進補可以溫養五臟,儲存能量以抵禦寒冬並預防疾病。

進補時,除注意藥材寒熱屬性和個人體質外,腸胃功能不佳、急性呼吸道發炎或罹患其他急性炎症時則不宜。進補藥膳中,有些中藥滋膩難消化,且多含肉品而有油脂,腸胃不佳者食用後,可能腹脹難消、飽脹不適。

現在應提倡冬令「輕」補,把握肉少、鹽少、份量少三原則,把補湯中的肉量、調味料減少,而份量少表示食量要減少以及藥材的補力要輕,這就是「輕輕地補」。

進補以健脾胃、養腎氣為主,像「八寶粥」一般體質都可以吃,材料包括白扁豆、蓮子、薏苡仁、芡實、山藥、桂圓、紅棗、百合、白米等,具有健脾益腎及養血安神作用。十全大補湯加味可補益氣血、減輕手腳冰冷、怕冷等症狀,增強體力。

不過十全大補湯對有燥熱體質的人,可能會太過上火,除了上面的中藥材外,再加上百合沙蔘和麥冬,就成為滋陰潤肺的藥膳,而且還可以治療口肝舌燥和失眠。

中醫師強調,有些民眾不適合進補,進補前最好先詢問醫師。如果有發燒和拉肚子情況,就不要隨便進補,以免補身不成反傷身。像痛風、糖尿病、中風患者,補藥的湯類裡面,調味料過多,鹽份過多,容易引起疾病再發。

不過中醫科醫師提醒,一般食補以預防疾病為主,進補須視個人體質與條件而定,除了陽氣虛弱、預防疾病、或年紀大的人以外,其實一般健康的人不需要特別的進補。

yangsh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3